清晨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,朝霞满天。这片寂静辽远的土地,今日因迎接英雄凯旋而沸腾起来。
【资料图】
在中国空间站出差 180 多天后,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。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,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,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。可以说,航天员费俊龙、邓清明、张陆组成的 " 圆梦乘组 ",以出色的表现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。
" 圆梦乘组 " 这个称谓,当然与梦想有关。这份梦想,有费俊龙 17 年后 " 重返太空 " 的壮志豪情,有邓清明 " 准备了 24 年 10 个月 " 的执着坚守,有张陆 " 期待在地球 400 公里之上的太空歌唱 " 的极致浪漫……它同时也寄托着中国人筑梦九天、人类探索无尽苍穹的炽热期盼。
梦想结出的果实格外甜美。" 圆梦乘组 " 的成绩有目共睹,3 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,完成大量空间科学实(试)验,进行了 4 次出舱活动,圆满完成舱外扩展泵组安装、跨舱线缆安装接通、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,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,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。
梦想之所以珍贵,往往在于颠覆想象和突破创新。神舟十五号乘组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,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,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,践行了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使命初心。
敢于有梦,更要勇于追梦、勤于圆梦。
尽管神十五乘组是目前执行空间站任务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,却凭借惊人的付出和努力,让自己的 " 飞行本领一直保持在青春状态 "。每一步出舱动作的举重若轻,离不开数十年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;每一句 " 感觉良好 " 的淡定从容,背后是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骨气志气。梦想的力量不容小觑。在追梦圆梦的驱使下,犹记得费俊龙为了梦想 "17 年体重浮动不超过 1 斤 " 的严格自律;邓清明训练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" 再来一次 ";张陆在深水里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,痒了痛了都只能咬牙坚持。
" 圆梦乘组 " 捧出的航天硕果,既有航天员个人艰苦卓绝的付出,还有千万航天人的密切配合与无私奉献,离不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 30 余年的深厚积淀,更有新型举国体制的巨大托举。" 顺利回到祖国,我们感觉良好 "" 能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"" 眼有星辰大海,胸怀赤胆忠心 " ……这是神舟十五号 3 名航天员刚刚回到地球怀抱,面对全国人民发出内心最真挚的感慨。
此时此刻,神舟十六号已接过神舟十五号传递的梦想 " 接力棒 "。前不久,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公开亮相,对青少年朋友殷切寄语,要 " 敢于有梦、勇于追梦、勤于圆梦 "。这 12 个字,其实就是航天人拼搏努力的真实写照,是航天事业屡创佳绩的制胜法宝,也应当成为奋斗者树立的精神旗帜。
航天梦连着中国梦,神舟十五号 3 名航天员的圆梦之旅也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:这是有梦者的新天地,这是追梦者的新时代,这是圆梦者的新征程!广大航天人要敢于做梦,勇于追梦,勤于圆梦,面向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,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,踔厉奋发,敬业实干,努力在浩瀚宇宙书写更多中国传奇。
( 责编:孟哲、曲源 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标签:
Copyright @ 2015-2018 中公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